最新网址:rediandy.com
字:
关灯 护眼
西瓜书屋 > 朕真不是中山靖王啊 > 第370章 科举纳士诏

第370章 科举纳士诏

刘胜近乎明示的告诉二人:你俩小卡拉米不行,感情去找几个有话语权的盟友,自是让二人喜出望外。

出了宫门,二人便在短暂的沟通之后,各自奔向了尚冠里的不同方向。

——这件事,不单关乎到这两个家道中落,或者说即将、未来必定家道中落的侯爵家族的未来,也同样关系到每一个自己没什么本事,又很想安排子孙后代未来的勋贵家族。

至于这样的高门,在长安有多少?

刘胜只能说:御史大夫、少府这两个职务,一个三公、一个九卿,刘胜放眼长安百十家功侯贵戚,愣是至今都没找到一个可堪一用的,甚至是能暂时凑合着用的······

自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,至今足有六十年,开国元勋百四十五侯,失国的失国、绝嗣的绝嗣;

即便是残存下来的部分,也大都已经被荣华富贵、锦衣玉食的富足生活所侵蚀。

在肉眼可见的未来,汉室的朝堂决策层,恐怕便再也指望不上这些含着金汤匙出生,却连生活都不能自理的元勋后人。

而在那之前,刘胜需要做的,便是为平缓过渡营造环境。

——机会,已经给你们了;

——考举,尤其还是文考,这已经不亚于直接告诉你们‘把家里的混小子们都送来,让朕好好挑挑’了;

如果子孙还不能混出个人样来,那就别怪我这做皇帝的,不照顾你们这些个元勋后人了。

很显然,对于刘胜的‘好意’,或者说是暂时的好意,长安的功侯贵戚们非常乐意领情。

在新阳侯吕谈,广阿侯任但二人离开未央宫后,才刚过了短短两个时辰,刘胜便等来了浩浩荡荡数十位功侯贵戚,于司马门外联袂请见。

声势营造起来了,刘胜便也就接见了这些‘国朝柱石’,并亲切的询问了他们对科举的看法。

果然不出刘胜所料:在新阳侯吕谈,广阿侯任但二人的提醒之后,这些人也都后知后觉的反应了过来,便不约而同的跪地叩首,开始无所不用其极的劝说起刘胜。

——陛下啊!

——这科举,那可真真是亘古未有的善政啊!

——这么好的政策,哪怕往后推延一天,都会让太祖高皇帝、太宗孝文皇帝,以及先孝景皇帝的在天之灵,急的恨不能踢开棺材板,自己来主持这场科举啊!

对于众人的‘危言耸听’,刘胜自是一笑而过。

刘胜当然知道:科举往后拖,急的绝不会是汉家历代先皇的在天之灵,而恰恰是此刻,在刘胜面前好说歹说,死活要劝刘胜‘搞快点’的功侯贵戚。

但刘胜不在乎;

或者说:刘胜乐得被这些人‘忽悠’。

“既然诸公都这么认为,那朕······”

“嗨;”

“朕年弱未冠,又尚未亲政。”

“如此大政,还是要太皇太后、太后说了算的······”

最终,刘胜也还是没有太急着拍板,而是羊做迟疑的将面前跪作一地的贵族们,都似踢皮球般,踢去了住在长乐宫的窦太皇太后、贾太后婆媳二人面前。

但母庸置疑的是:就科举而言,刘胜已经基本搞定了相关既得利益方,也轻而易举的将一众功侯贵戚,绑上了‘考举’这辆马车。

而这,也正是刘胜费尽周折,甚至强忍恶心,决定给这些蛀虫的子孙给予照顾、特权,所想要换来的。

——从今往后,贵族阶级,将成为考举最核心,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维护者。

这,便能保证科举一事,并不会像当年,吴起在楚国的变法那样:人亡政息······

·

“诏曰:夫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;三人并行,厥有我师。”

“自朕祖高皇帝立汉国祚,尔来足一甲子,外有北蛮匈奴之患,内有诸侯藩王之祸,百姓民稍得安居,亦难免为不止战祸所荼毒。”

“幸朕祖立汉,乃得元勋功侯百四十五,又历代先皇各有外戚母舅,方使天下稍得安治、百姓民稍得安宁。”

“然今汉家,得关中、关东、北境、巴蜀、岭南诸地,诸侯藩国十数、郡百十,又元勋功侯之家,或有因罪失国、或有无后绝嗣。”

“唯宗庙、社稷计,乃以此诏明告天下:古有田齐于稷下设学宫,乃有荀子、韩非等诸贤。”

“今朕欲法效古之善政,故兴科举,以文考探学子之才,择纳为士,助朕治天下元元。”

“凡汉之民,爵公士及上、户非商籍者,皆可于秋七月初五日之前,于长安内史纳名。”

“秋七月十五,兴科举文考,为国纳士······”

未央宫宣室殿,谒者仆射汲暗第三次宣读过刘胜的诏书,殿试之内,却仍是静默无闻。

至此,这份被后世人称之为《考举纳士诏》的诏书,便因为在朝议之上三读通过,而正式具备的法律效应。

从这一刻开始,考举,就不再是单纯的‘天子想要做的事’,而是‘整个长安朝堂都不反对,并且都愿意配合’的最高决策。

诏书三读通过朝议,汲暗便回过身,略带请示的看了御榻之上的天子胜一眼。

待刘胜微微点下头,那封诏书,便被汲暗双手托举着,送到了西席的刘舍面前。

——根据太祖高皇帝刘邦定下的规矩,天子诏主要分为两种;

第一种,是完全不关系到国朝大政,天子本人便可一言而决的‘小事’。

比如赐某人几匹布、几金,亦或是几柄御剑啦~

又或是打某人一顿板子,乃至责令某人闭门思过之类,就都属于这种‘小事’。

在这种小事之上,天子需要做的,就只是把自己的大致意图说出来,便会有尚书郎根据天子的意图草拟诏书,并适当润色。

再由天子过目、用印,便可以直接派个宫人,将诏书给受诏人送过去。

而第二种,自是切实关系到国政,甚至是关乎宗庙存亡的‘大事’。

在这种大事之上,天子,就没有‘朕不要你觉得,朕要朕觉得’的专断权了。

推荐阅读: 以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 [网配]原来大神是个受 重生之兄有弟攻 不要不要放开我 这坑爹的人参 大着肚子奔小康 修仙道之——躲不掉的孽缘 不能动 运动裤下的秘密 尘慾香,夜缠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