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rediandy.com
字:
关灯 护眼
西瓜书屋 > 大宋那些年 > 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六郎大破辽军
推荐阅读:

第一百一十七章 杨六郎大破辽军

历史远比演绎精彩,也比演绎惊心动魄。

公元986年,雍熙北伐失败后,宋太宗赵光义诏命退回代州的西路军重新出兵,将已经收复的云、应、朔、寰四州百姓内迁。此时,辽军已经攻克寰州,直逼朔州,切断云、应二州的退路。

陈家谷一战,杨业“杨无敌”被俘,为国捐躯,长子杨延玉战死。时年二十九岁的六郎杨延昭为先锋,在朔州城下,被乱箭射穿手臂,却越战越勇,侥幸捡了一条命。

评书演义中所说的“七子去,六子回”,实则是“两子去,一子回”,回来的是六子杨延昭。

太宗闻知大怒,将监军王侁、军器库使刘文裕和统帅潘美,贬的贬罚的罚。杨业有七子,同时得到封赏。

六郎杨延昭因功封为崇仪副使,外任景州知州。杨业次子杨延浦、三子杨延训并为供奉官,其他三子杨延环、杨延贵、杨延彬并为殿直。

戏曲和评书演义中所说的“七郎八虎”,又给杨业加了一个义子,八郎杨延顺。当年,杨继业、王怀、杜天之、王子明四人,并称北汉“四大令公”。王子明临终前,将唯一的儿子王英托付给了杨继业,改名杨延顺,这就是后来的杨八郎。不过,这纯属艺人们的杜撰。

明清时期,戏曲和说书的艺人们为了博人眼球,混口饭吃。七拼八凑,到处划拉,层层加码,不厌其精,人捧人抬,极尽所能,将一部《杨家将》演绎得悲壮激烈,惊天地泣鬼神,神乎其神。

善恶分明识美丑,粉墨传神辨忠奸。市井百姓纵然吃不饱穿不暖,也一样可以与故事里的人物同呼吸、共命运。纵不能杀敌报国,也可以在那乌云密布的苍穹下,吼上一嗓子,“俺六郎杨延昭在此!”

◆重回战场

或许是太宗觉得杨业死得冤,他不想亏欠老杨家太多,此后数年,六郎杨延昭一直是以地方治安联防大队长的身份,效命朝廷。

当时长江、淮河一带受灾歉收,朝廷任命他为江、淮南都巡检使,官居七品,负责巡检州邑、捕诘盗贼及查禁私贩茶盐之事。

后又改任崇仪使,知定远军。也就是说,有十多年的时间,六郎杨延昭一直远离战事,游走于战场之外。

杨延昭,原名杨延朗,并州(今山西太原)人,生于公元958年,在家中兄弟当中排行老六,人称杨六郎(喷他是老大的,自己看看黄历,查查历史)。他出生两年后,赵匡胤建立了大宋。

杨延昭小时候是那种性格偏内向、沉默寡言的孩子,喜欢做军阵之类的游戏,是个孩子王。杨业曾说过:“这个孩子像我。”因此,每次出征时,一定让六郎跟随军中。

太平兴国四年(979),宋太宗赵光义出兵灭掉北汉。杨延昭跟随杨业归顺大宋,为了避讳,更名杨延昭,加封供奉官。

真宗赵恒继位后,加封为保州缘边都巡检使,负责遂城(今河北徐水县遂城镇)一带的军事防务。

◆兄弟都是浮云

遂城是个边城小镇,常住人口三千,驻兵三千。

咸平二年(999)七月,真宗根据朱台符打探的情报,传下诏令,边关守军要抓紧布防,以备辽军来袭。

遂城有两位杨将军,一位是都巡检使,六郎杨延昭;另一位是洛苑使,老将杨嗣。《宋史》载:“嗣与延昭久居北边,俱以善战闻,时谓之‘二杨’”。

如果说守遂城的就这两位“杨将军”,听过评书看过戏曲的人有话要说了。谁不知道杨六郎有两个跟班的小弟,孟良和焦赞,我们家过年的门神贴的就是他俩。

俗话说,“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”。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以勇猛著称的两员大将,常常一起出场,与杨六郎是拜把子的兄弟,同生死共命运。

在说书唱戏的口中,恨不得让历史上所有的名将全部重生一遍才好。比如三国时的关羽、张飞,比如隋唐时的程咬金、尉迟敬德等等。

杨六郎镇守三关,率领着名震天下的二十四员战将共同抗辽。说得比唱得好,把这二十四员大将编排得神乎其神。

这头一个应该说的就是“花刀太岁”岳胜,此人可是个超级模仿秀。但见他面如重枣,唇若涂朱,卧蚕眉,丹凤眼,一副美髯飘洒胸前,身穿绿袍金铠,掌中一口青龙偃月刀,乍一看好似关二爷重生,如假包换。

岳胜和孟良、焦赞、杨兴一同在八角山,落草为寇,被杨六郎收服,五人结拜为兄弟,一同守边抗辽。说句不好意思的话,在真实的杨家将名单里,并没有岳胜这个人,他只是空气般的存在。

焦赞是真有这个人,他是宋仁宗(1010-1063)时宰相富弼的部下,坚州砂河(今山西繁峙县砂河镇)人,抗辽勇将,久镇瓦桥关(今河北雄县),名望颇高。他的墓在今天河北雄县,应该说,他是在杨六郎死后才出生的,跟杨家将扯不上啥关系。

孟良这个人,在说书的嘴中简直是隋唐时的程咬金重生,也是只会几板斧,“劈脑门儿,扎眼仁儿,剔排骨,砍肉槌儿”。此人是员难得的福将,粗中有细,善于深入敌后,身上总背着一个秘密武器,装满硫磺球的“火葫芦”。

从孟良崮,孟良营,孟良梯这些地名可以推测,孟良早年应该是位绿林好汉。《宋史》载:孟良曾授散郎守殿中丞,致仕骑都尉。是个警卫营长,五品官。

根据“焦不离孟,孟不离焦”的说法,孟良应该也是富弼的部下,抗辽名将,他的墓在河北永清。可见,孟良这个人跟抗辽有关系,跟杨家将没啥关系。

至于二十四将中黄龙、黄虎、郎千、郎万等人,单从名字上就知道是说书人编造的,有点常识的人,谁给孩子起这种名字。

真正跟杨家将有关系的,只有老将杨嗣。咸平二年(999)这一年,六郎杨延昭四十一岁,杨嗣比六郎杨延昭要年长二十多岁,是一位勇冠三军的抗辽老将。

◆杨家兄弟

杨嗣,瀛州(今河北河间市)人,与出自麟州的老令公杨业并无亲缘关系。

杨嗣的哥哥名叫杨信,杨信有名并不是因为他的战功,也不是因为他官做得大,而是他超乎常人的隐忍。

后周时,杨信就在赵匡胤手下效力,是赵匡胤的嫡系。大宋建国,杨信历任权内外马步军副都军头、铁骑、控鹤都指挥使等职,深得太祖宠信。

杨信与殿前都虞侯张琼同为太祖赵匡胤手下爱将,张琼当年还救过赵匡胤的命。乾德元年(965),张琼被石汉卿等人诬陷,赵匡胤不辨真伪,下令将其处死。

乾德三年(965),杨信被任命为殿前都虞候,成为禁军的高级将领,地位仅次于都指挥使、副都指挥使。

论关系、功劳,杨信远不及张琼。如今坐在张琼当年的位子上,高处不胜寒,杨信不想让张琼的悲剧在自己身上发生。

乾德四年(966),杨信害了一场病,得了“失语症”,从此再不能说话了。太祖闻讯,亲自前来探视,并“赐钱二百万”,以示安慰。

虽然失语不能言,杨信并没有因此丢掉官职,反而得到了升迁。一年后,杨信被授予静江军节度使,又过了一年,“迁殿前都指挥使,改领建武军节度”,成为大宋禁军殿前司的最高统帅。杨信位高权重,太祖赵匡胤给他的评价是“真忠臣也。”

杨信虽然口不能言,也能通过在纸上写字指挥将士,他还通过一个名叫田玉的孩子,作为自己的翻译,“书掌为字,玉因直达其意无失”。

开宝九年,太祖驾崩,太宗继位,依然任用杨信掌管禁军,领殿前都指挥使。两年后,杨信病重,在临死的前一天,突然开口说话。

开宝九年,太祖驾崩,太宗继位,依然任用杨信掌管禁军,领殿前都指挥使。两年后,杨信病重,在临死的前一天,突然开口说话。

太宗赵光义“闻而骇之”,赶来杨府,看望这位社稷老臣。

君臣不相负,来世复君臣。杨信哭着向皇帝谢恩,感谢两代帝王所施与的圣恩,然后含泪离世。

人们这才明白,原来这位大宋禁军统帅为了保命,竟然通过装聋作哑这种手段来躲避皇上的猜忌,装哑巴装了十二年,到死才真相大白。

这才是真的戏精,奥斯卡至今还欠他一座小金人。

杨嗣的仕途得益于大哥杨信,经杨信推荐,他先是担任殿直,不久即被连续晋升三次,任崇仪副使、大山军(今山西忻州河曲县)监军。

又受命知军事,任高阳关战棹都监,知保州。转运使上表奏报他的政绩,擢升威虏军,改崇仪使,与曹思进同为静戎军、保州、长城、蒲城缘边都巡检使。后改如京使,再知保州。

杨嗣还有一个弟弟杨赞,史载:“赞稍知书,无异能,以兄故得掌禁旅,累资朝著至牧守焉。”

可以说,因为有大哥杨信的提携,杨嗣和弟弟杨赞混得都不错,都成了国家公务员,端上了铁饭碗,做上了高官。

杨嗣与契丹交战多年,屡立战功,积累了非常丰富的作战经验。

真宗赵恒即位,加杨嗣为洛苑使,又领奖州刺史,与六郎杨延昭同守遂城。

因为杨嗣与杨延昭并肩作战,加上又是同姓,被说书人艺术加工,成为六郎的弟弟,七郎杨延嗣,从而名扬天下。

◆巧摆牤牛阵

遂城城小墙矮,兵少将寡,物资匮乏,又与辽界毗邻。听说辽军要来,一时间,城内百姓和守城兵丁人人自危,个个胆寒。

六郎杨延昭觉得,只靠手中的这点兵,要想抵抗辽兵的进犯,有点悬,于是他就冥思苦想御敌良策。

学了一肚子的兵书战策,六郎觉得,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。

一天在街上走,看到百姓牵着的牤牛,六郎顿时计上心来。古人有用“火牛阵”破敌的,我们也可以用牛来杀敌。

于是,杨六郎传令士卒,都给我到乡下农村买牛去,越多越好。几天工夫,兵丁们就购得五六百头牤牛。

六郎命人将牤牛拴在小树林里,只给水,不给草料,让它们饿着。接着,命人用干草扎了无数个草人,给草人穿上辽兵的服装和衣帽,只在肚子部位露出干草。

一切准备停当,就把那些饿了几天的牤牛放出来。牤牛们到处找吃的,一闻到草料的香味,就冲向草人,开始还有点害怕,见这些草人不动,就跑上前抢着吃起来,吃不到了,就用犄角将草人的肚子挑开。很快,牤牛将干草都吃得差不多了,草人也面目全非了。

照这个法子,士兵们天天训练这些牤牛,时不时地就将它们拴在小树林里饿上两天,然后再放出来挑草人找吃的。

这些牤牛也习惯了,见到穿辽兵服饰的草人,二话不说,直接将肚子挑开,然后狼吞虎咽吃起干草。

六郎觉得,这些牤牛算是训练成了,就等着找真正的辽兵试试火候了。

咸平二年(999)九月,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传令,以皇弟梁王耶律隆庆为先锋,北府宰相韩德让为主帅,率领二十万大军,浩浩荡荡向宋地杀来。

遂城首当其冲,成为辽军进犯的目标。十月二十四日,辽军兵临城下,将遂城围了个水泄不通。

辽兵突然来犯,合围遂城。

六郎杨延昭和老将杨嗣临危不惧,召集城中所有青壮,人人发放兵甲器械,登上城墙,守护城池。

辽军调来大小数十架投石车,照着遂城城墙,轮番轰炸,攻势异常迅猛。宋军弓箭手躲在掩体后面,发起英勇还击。

六郎觉得,是时候使出秘密武器了。他命人将牛耳尖刀绑在牤牛角上,就在辽军攻击的空档,六郎传令解绳放牛,宋军将饿了两天的牤牛从小树林里放了出来。

四面城门一开,牤牛们争先恐后冲了出来,见到这么多辽兵辽将,牤牛们马上来了精神,“哈哈,送吃的来了!”

牤牛们把这些来犯之敌,全当成了供自己饱餐的草人,一个个尥着蹶子,朝敌营冲去。牤牛们见到辽兵就挑,挑倒后一闻,没有草料味,不对,就再挑下一个。

这些辽人从生下来,也没见过这种场面,血肉之躯,如何对抗这几百斤的庞然大物。一个个扭头就跑,就恨爹妈给自己少生了两条腿。

世间还有甚于洪水猛兽的吗?没办法,谁见了都得躲。主帅韩德让一见,也顾不上说那么多了,赶紧跑吧。

六郎见辽军大败,立即和老将杨嗣率军杀出。

牤牛在前,宋军在后,狂追数十里。辽军丢下刀枪器械辎重,一路溃退,死伤无以计数。

此战,宋军大获全胜,捡得的战利品,都堆成了小山。六郎觉得,就是再守上半年,粮食也吃不完。

遂城一战,辽军吃了大亏,韩德让派人打探,这才得知遂城的守城主将名叫杨延昭,是“杨无敌”杨业的六儿子,人称杨六郎。

在辽人看来,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星主镇幽燕北方,是他们的克星。杨延昭正好行六,难道他是上天派来毁灭我们大辽国的吗?韩德让不敢多想,碰上这么能打的主儿,只能自认倒霉。

牤牛阵太可怕了,在请示过萧太后和辽圣宗耶律隆绪之后,韩德让命大军放弃遂城,继续向南深入宋境,进攻大宋北边诸州。

辽军避开遂城,萧太后的弟弟,大辽国驸马都尉萧继远率军进攻狼山砦(今河北易县西南),守城宋军不敌,城池失守。

推荐阅读: